返回

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四章 忧 心(1/ 2)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
皎洁的月光下,几位大臣忧心国事在文昌阁彻夜长谈,哪知政见不同,差点吵了起来。

还好伯雅兄顾大局,事情不会变糟糕,李邦华忙接过话题,劝道:“好了!好了!伯雅兄怎么会这么想,谁愿意回到过去?不会的,他们俩只是没找到方法,急的!”

陈奇瑜也劝道:“是啊!两位仁兄是急的,要不让玉铉(陈奇瑜的字)说几句。”

读书人也都不是什么善茬,没几个安分守己的人。

李邦华很是苦恼,自己把这几人拉到一起干嘛!不自找麻烦么?愠怒的说道:“行了,有话就直说,遮遮掩掩算什么事?”

陈奇瑜不以为然笑道:“那玉铉就放肆了,玉弦就回答伯雅兄的问题;陛下登基后,猛看似乎文臣权力损失很大:不能如意的指责陛下过失,不能控制桀骜的武将,不能监督躲在暗处的厂、卫,更不能自如的使用国库;可大家想过没有,这些权力原来都是谁的?不说各位也明白,开国之初建立的平衡,在正统年间被“土木堡之变”打破,到万历年间面目全非;得到权力的文官在干什么?陷入了权力争斗,等到天启年间,大明陷入衰败的境地,争斗似乎更加激烈与残酷。”

没等陈奇瑜将惊悚的话说完,孔贞运不屑插嘴道:“夸大其词,危言耸听!”

这位兄弟还真敢说啊!这是哪里,这是离宫啊!

李邦华也吓得看了看左右,想找到传说中东厂密探,黑黢黢的晚上哪看得到什么!

不知陛下从哪个犄角旮瘩找出这么个人,猛!

孙传庭暗自佩服这位总督,看着李邦华荒唐的行为,笑道:“别找了,就是有,您也看不到!今上也不是堵人嘴的皇帝,无妨!玉铉兄继续!”

陈奇瑜苦笑道:“到当今圣上即位,看似打压以‘阉党’为首的内官集团,开始重新启用文官,其实也不尽然,更不是去依靠武将;不知大家发现没,陛下是谁也不重用,努力维持三方平衡!重用内官?譬如在内宫设立了那么多监、局,内官掌握着大明绝大部分财权,各地、各军都有内官坐镇,看似权势滔天;却又给内阁以开朝以来最大权力,内官不得干涉各地军政事物。”

有人点破这层关系,情况似乎没自己想的那么遭,各位文臣点点头,陷入沉思。

陈奇瑜停了下,继续说道:“重用武将?重建五军都督府,所有军事有关事物近交予武将‘自行’处理,但人事晋升权留在了兵部,所有的军法官又都是文职位;别小看军法官的作用,文震孟虽然退了,听说其弟文震亨又进了军法系统,加上现军法总监杨鹤,各位难道不知后面的深意?”

哎!还真累!陈奇瑜喝了口水,接着继续:“至于说重用文官,估计几位肯定不同意,给了内阁这么大权力,确拿走了军权及部分财权;更设立科学院,开办新学堂,分走儒学自汉唐以来的崇高地位;矛盾?不解?玉铉当初也不解,济南德王造反时,在那生死时刻玉铉明白了;陛下做了那么多,其

实着重‘平衡’二字。”

到这,很多事都明摆着,不需再多说,陈奇瑜如释重负的坐下来来,静静的看着眼前几位同僚。

孙传庭似乎并不满足,想要某人更明白点,慢慢的说道:“陛下的这番操作中,谁获利最大呢?谁又损失最大呢?”

还要说?要说得那么透彻!

坐在对面的陈奇瑜见孙传庭微微偏了下头,明白了什么;收敛笑容,接过话题继续说道:“要说获利,自是百姓获利最大!若论官职,就是武将获利最大!减少的当然是内官、各地王爷与勋贵!”

李标好像明白了什么,突然冒出一句看似奇怪的话:“如果是这样,那陛下岂不是在等文臣改造儒学?”

改造?怎么扯得这么远?孔贞运还不明白为何儒学需要改造?不好好的么?坐在那莫名其妙的问道:“改造儒学?”

还不清醒!孙传庭不客气了,断然说道:“玉横兄,难道不知道陛下就在等您么?”

等我?孔贞运更加疑惑:“等我?为什么?”

李邦华看不下去了,挺聪明的一个人,怎么有时就跳不出来,急道:“玉横兄啊!儒学谁动合适!还得靠你们孔家!北宗不堪用,只得看南宗!看南宗不就您么?”

早放弃抵抗的李标,颓然“补刀”道:“儒学经汉、宋两朝删改曲解,到如今走到极致;根本适应大明目前情况,是得改啊!玉横兄,由你出面是最好不过的!”

哪知越多人劝解,孔贞运感到愈加悲愤,驴脾气上来,拧着脖子反问道:“为什么?如果不呢?”

边上的孙传庭见惯“倔脾气”,看了眼不远的武英殿一眼,冷笑道:“不!只怕又会人头滚滚,至于是谁的头,那就难说了;以陛下的雄心是不会手软,与其让刀来推动,还不如自己动!踏实!”

是啊!李邦华恨铁不成钢说道:“又不是全部推翻!重新诠释又有何不可?知道陛下为何单独召武将进宫?那是陛下不想再等了!召他们进宫摸底,做最后准备,如果真让陛下动刀子,咱们不是千古罪人么?”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